欢迎访问《渔业研究》官方网站,今天是 分享到:
  期刊
  出版年
  关键词
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
Please wait a minute...
选择: 显示/隐藏图片
1. 鳜不同驯食方式的效果比较
曾萌冬 宋银都 吴红岩 赵金良
   2020, 42 (2): 160-166.  
摘要130)      PDF (1559KB)(453)    收藏
为比较鳜(Siniperca chuatsi)不同驯食方式的驯食效果,以初始均重为(1.9±0.4)g的鳜鱼苗为对象,分实验组Ⅰ(快速驯饲、软颗粒饲料)、实验组Ⅱ(常规驯饲、软颗粒饲料)、实验组Ⅲ(常规驯饲、硬颗粒饲料)。实验组Ⅰ:以饥饿→活饵→活饵加死饵→死饵加软颗粒饲料→软颗粒饲料的方式逐步过渡驯化;实验组Ⅱ:以活饵→活饵加死饵→死饵加冰鲜饵→冰鲜饵加软颗粒饲料→软颗粒饲料的方式逐步过渡;实验组Ⅲ:以活饵→活饵加死饵→死饵加冰鲜饵→冰鲜饵加硬颗粒饲料→硬颗粒饲料的方式逐步过渡。结果显示,使用快速驯饲与软颗粒饲料技术,驯食天数5 d,稳定投喂3 d,平均驯化率为78.73%;使用常规驯饲与软颗粒饲料技术,驯食天数17 d,稳定投喂3 d,平均驯化率为91.35%;使用常规驯饲与硬颗粒饲料技术,驯食天数17 d,稳定投喂3 d,平均驯化率为56.36%。结果表明,快速驯饲的驯化率低于常规驯饲,但驯化周期明显缩短,投喂软颗粒饲料的驯化率比投喂硬颗粒饲料高。
相关文章 | 多维度评价
2. 催产激素对尼罗罗非鱼人工繁殖效果的研究
魏继海 赵永华 王燕 岳蒙蒙 赵金良
   2016, 38 (1): 36-40.  
摘要124)      PDF (2098KB)(640)    收藏
根据催产激素注射后前期血清类固醇激素的水平变化,筛选了尼罗罗非鱼(Oreochromis niloticus)最佳催产激素组合。为了进一步验证该催产激素组合的生产效果,在尼罗罗非鱼繁殖生产期间进行人工催产试验,观察催产后144 h内实际含卵雌鱼比例与催产效应时间,并从卵子形态变化方面观察催产效应。结果显示:水温21~29℃时,催产试验组平均获产率为57.5%,对照组平均获产率为27.5%,试验组的平均获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(P<0.05);试验组含卵时间集中在72 h内,对照组含卵时间比较分散。催产后72 h,试验组50%雌鱼卵子发育达到成熟期,对照组仅30%。试验结果为尼罗罗非鱼全人工繁殖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。
相关文章 | 多维度评价
被引次数: Baidu(1)